电力期货的研发和上市又有新进展!
8月1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开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将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研究电力期货,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支持,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并探索推出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这一表述意味着广期所在能源品种布局上将再进一步,有望在电力及新能源领域实现新突破。
适时推出电力期货
电力期货在国内期货市场中尚属空白品种,业内长期呼吁推出以服务电力现货市场改革和绿色能源交易需求。广期所自成立以来,在绿色能源等方向动作频频,已先后推出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与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的期货品种。
此次《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不仅补齐国内能源衍生品的品种短板,也有助于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用户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稳定长期购销合同价格预期。
在国际市场上,电力期货已发展多年,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等成熟电力现货市场。例如,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洲际交易所(ICE)均有基于不同电力交易区域的期货合约,帮助发电商、电力零售商和大型工业用户对冲电价波动风险。业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电力期货的引入将成为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一大重要补充。
此前在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广州期货交易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携手举办“电力行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修课程”在结业仪式上,广期所负责人表示,全力打造连接电力产业与期货市场的高效桥梁,协同各方力量,加快推动电力期货研发上市。
除了电力期货,《实施方案》还提出探索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这意味着围绕风能、光伏、储能以及关键原材料的衍生品工具,有望在南沙迎来更多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7月31日晚间,广期所发布公告,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金属,铂、钯期货的上市仅一步之遥。
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还明确,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推动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及现货企业交割仓(厂)库和延伸库区等相关市场主体在南沙集聚,持续健全完善覆盖期现货市场一体化的产业服务体系。
分析人士指出,期货交割体系不仅是期货市场运行的重要支撑,也是将期货价格信号传导至现货市场的关键纽带。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港口物流条件优越,建设交割中心有助于提高交割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带动仓储、检测、供应链金融等配套服务的发展。
《实施方案》还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全面参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品种交易,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正在加速推进,一批特定品种已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交易。方案还提出,要做好已上市品种纳入特定品种准备工作,支持广期所稳妥有序将已上市的期货、期权产品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这将为广期所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创造条件,也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低碳相关期货品种提供更多选择。
在跨境金融业务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将研究探索香港及澳门证券、基金、期货从业人员在南沙跨境执业的更高水平便利化试点。措施包括:针对境外金融从业人员豁免专业科目考试、简化执业登记手续,并研究推动在南沙增加面向境外人士的考试安排。
该方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联合印发。
随着《实施方案》的落地,未来电力期货和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有望在南沙率先实现“从无到有”,跨境金融人才和资金流动的制度障碍也将逐步破解,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排版:刘珺宇
校对:苏焕文